
保险知识 - 暴雨袭来农作物受损 三问我国农业保险
5月7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两次强降水过程,甘肃等北方局部地区遭受了强降雨袭击。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昨天召开的国家防总防汛抗旱会商会上透露,暴雨洪水造成湖南、江西、广西等10省(区、市)51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
一问农业巨灾保险补偿力度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每年干旱、洪涝、冰冻、风灾、虫鼠灾害等对农业造成的损失高达千亿元。仅旱灾造成的损失每年就超过600亿斤。2010年仅旱涝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5255亿元,而从保险机构获得的补偿却不到100亿元,仅仅是农业灾害损失的1.9%。
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相对有限、供给相对短缺,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可持续性差。。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不成熟,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影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加快推动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还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
二问保险公司的社会责任5月15日,财政部、民政部向这3个省的灾区紧急下拨3.8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向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初步统计显示,截至5月16日,洪涝风雹灾害已造成全国1311.9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68.8亿元。
目前,国内保险业对大灾赔付只有5%的水平,发达国家甚至已经达到了60%的水平。
这就说明整个保险在覆盖面、辐射能力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空缺。我想首先的问题应该是保险公司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没有把保险产品宣传到位?为什么没有把保险推销到最需要它的人群中去?
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灾害捐赠,更体现在险种开发、产品宣传、积极处理赔付、加快赔付等具体行动中。
三问灾害保险长效机制的建立巨灾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居民财产,坚持保障适度,保费低廉,尽可能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
目前,保险业的覆盖面不够宽,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受灾企业投保率很低,包括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等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没能够得到保险补偿。应尽快建立健全巨灾风险保障体系,设立巨灾保障基金,从制度建设着手,如果只是通过灾后救助应对这样的情况,是非常被动的。
政府目前可能存在两难,一方面愿意向商业公司提供巨灾保险的优惠政策,但又不愿意保险公司以此牟利太多,因而巨灾保险一拖再拖,进展缓慢。
连接:
加拿大1990-1991年度,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户数就占到农户总数的54%,被保农作物面积占到了该国总播种面积的58%。
再如旱灾,国外的旱灾保险补偿水平可以达到30-50%。1988年,美国的旱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占当年保险赔偿的85%,赔付率达到了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