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权威专业保险服务平台

保险访谈 - 网上大讲堂:解析2008年三季度保险投资轨迹

嘉宾简介:

徐高林,2004.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授课。徐高林在保险资金投资管理方面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刚刚出版完成《保险资金投资管理教程》一书,曾在《财贸经济》、《保险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10多篇,撰写的《保险资金股票直接投资回顾与思考》一文,在核心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2期发表后,又被人大报刊资料中心出版的《投资与证券》全文转载。

沙龙实录:

和讯网: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和讯网保险频道的主编何宜文,今天非常有幸请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博士徐高林先生,今天我们要讨论三个主题,一方面是“保险三雄”在最近牛熊市之间的转化。第二方面是有关保险业第三季度资金运用整体评估。第三方面请徐高林先生介绍一下他最近在保险方面的研究成果。

徐高林:谢谢宜文,各位网友大家好!

和讯网:能否简单评价一下,中国人寿、平安和太保这三个月来的整体表现,以及他们的动向和特点?

徐高林:今天我们把问题聚焦在保险公司在股市的投资上,这是目前的焦点和热点。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我的研究成果。整体来看,三家保险公司在08年跌宕起伏的股市中表现是有比较大差异的。

07年,上证综指几乎翻了一番,上涨了97%。大家注意看的话,就会发现三家保险公司在股市(股票加基金市值)增长比例远远高于这个比例。具体来看平安市值上升了161%,国寿147%,太保104%。

和讯网:整体都是跑赢大盘的。

徐高林:对。这么一个素质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问题,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还是不错的,跑赢了大盘。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尤其是明显高于指数的,比如说平安是161%,市值上升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组合本身升值,另外还有追加投资的问题。我们通过成本来分析,发现平安通过IPO和一些大额机构往下投资的方式,增仓比例比较大。所以,07年三家保险公司都有所增仓,其中以平安比例最大。这是谈到了市值。

大家在会计报表上都看到了三家的收益率问题。这三家从会计报表或者是已实现收益来看是比较接近的,都是在50%左右,应该说07年股票投资大概有50%已实现的盈利。但是我们说这个数字有可能因为会计处理上的一些技术问题,而扭曲收益的情况。比如,可出售科目浮盈放在资本公积金里面,公司想多实现一点收益率就高了,想少实现一点收益率就低了。所以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个指标,叫做潜在收益率,把可出售科目浮盈和浮亏都计算进来,这个指标更加真实一点。经过调整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从国寿收益率最高变成了太保最高,太保是81%,国寿是77%,平安是74%。

和讯网:经过这么一个指标之后,发现了顺序有所变化。

徐高林:对。有所变化,这样我们发现太保在07年比较的谦虚,把一些浮盈留住了。08年,大家都知道指数是大幅度下跌的,指数下跌了48%,但是我们的三家保险公司下跌都在42-43%左右。这也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保险公司资产组合比较好,抗跌性比较强。另外一块,我们通过季度数据发现,保险资金事实上在二季度和三季度都有加仓的动作,所以也可以澄清一点,保险资金并没有大幅度卖空,还是有所增仓的。当然了,这个增仓也要澄清一点,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增仓就是到二级市场买,实际上保险公司的增仓主要是通过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还有一部分的港股来实现增仓的,事实上在二级市场上真正买入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我在以前的《证券市场周刊》文章中提到过,我们说太保很谦虚在07年把一些浮盈放起来了,但是说08年更好相反,太保已实现的收益率是25%,但是其他两家都是15%,不排除太保可能是一枝独秀,我们不排除投资水平比较高的因素,但是也有可能其他的因素。我经过了分析,发现太保在08年把可出售科目浮盈应收尽收,留下了一部分的浮亏,浮盈的仓位全部实现,就成了利润,浮亏先留着再处理,所以在08年太保把浮盈基本能实现的都兑现了,另外两家公司可能都留有一点余地,这样经过调整以后。平安因为众所周知的因素可能收益率低一点,但是国寿和太保很是接近的,甚至国寿还略占上风,经过调整之后国寿是百分之十一点多,太保是百分之十多。这是整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