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权威专业保险服务平台

保险访谈 - 专访人保资产总裁周立群:险资如何跨越经济周期?

2007年初,吴焰空降人保集团,稍感意外之余,业界对这位年轻领军人物在人保的作为充满期待。年中,人保集团将华闻控股55%股份以8.6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入囊中,10月,通过行政划拨无偿获得中诚信托32.35%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而这背后则是吴焰志将保险业历史最长、改制最早却行动略显迟缓的人保集团,打造为“保险金融集团”的雄心。

华闻旗下包括了2家信托公司(中泰信托和国元信托)、1家券商(联合证券)、1家基金公司(大成基金)、3家期货公司(华闻期货、迈科期货、瑞奇期货)等多张金融牌照。而轻取中诚信托大股东地位,则间接获得其手中的国都证券、中诚期货和嘉实基金等三块金融资产。

连下“两城”之后,人保集团已不再是单纯的保险公司,而是一个十足的“保险金融集团”。无疑,人保集团离整体上市目标也渐行渐近。可以说华闻、中诚信托是吴焰资本运作中最重要的两枚棋子,而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与人保控股则是人保集团实施保险金融集团战略、融合内外部资源的两个重要平台。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突围,如何在专业投资方面保持竞争优势?近日,本报独家专访了负责人保集团非保险金融板块整合工作的人保集团党委委员、人保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周立群。

投资是推动保险业务驱动轮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人保早在2003年7月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人保资产,在保险资金专业化运作方面,你认为,人保资产起到了什么作用?

周立群:作为保险业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人保资产开创了我国保险资金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先例,是保险资金集中运用管理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同时又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内率先突破体制束缚,完成了从国有独资公司向现代股份制公司的转变。

近年来在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激烈、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财险行业普遍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投资盈利,一定程度上弥补或缓和了财险委托人的承保盈利压力,巩固了其在业内的龙头地位;同时也为成立时间不长的寿险委托人与健康险委托人缩短盈亏平衡期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公司委托客户由成立之初的2家增加到10家,其中人保系统外4家;受托资产由成立时不到170亿元增加到1100亿元。

《第一财经日报》:据了解,目前你的主要精力已放在主抓人保集团非保险金融板块的整合等工作上,能否谈谈你主抓人保集团非保险业务整合的一些情况?

周立群:2008年是中国人保集团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通过整合存续资产,成功参与华闻系股权重组,以较小的投入获得华闻控股55%的股权;并通过国家行政划拨的方式持有32.35%的中诚信托股权。截至目前,人保集团非保险子公司主要有人保资产、人保投控、华闻控股、中诚信托,涉及的业务领域涵盖了资产管理、信托、证券、基金、期货等。可以说,中国人保的保险金融集团架构已经初步形成。但接下来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整合好现有的非保险金融资源。

我认为,投资是推动保险业务发展的驱动轮,也是不可忽视的风险源,投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险企业的盈利水平与偿付能力充足状况。从历史上看,国外保险公司发生的破产也往往是由投资引起。在当前我国投资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手段,统筹平衡好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水平,切实防范好投资风险。其次,非保险金融业务是保险金融集团具备业务发展条件和机遇的领域,是保险业争取其他金融资源、缓解承保业务盈利压力、实现整体收益平滑的必要补充。

危中寻机

《第一财经日报》:你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走向?会对人保集团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及其他非保险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周立群:目前,全球面临百年不遇的严峻经济环境,经历了金融产品危机、金融机构危机、金融市场危机阶段,危机正持续向实体经济蔓延。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超大规模的施救行动,但不大可能演变为无限度的施救,在未来2~3年,世界经济能保持低速运行已属不易,很难走出低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9年国内股票市场震荡下行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利率继续下降是必然趋势,低利率环境将持续并不断深入,固定收益产品价值和风险并存,保险资金低收益率水平还将在底部维持较长时间,物业资产面临较大的价格和租金走低趋势。如何顺应大势,把握机会,规避风险,创造价值是非保险金融业务面临的高难挑战。尽管总体外部环境对我们投资业务发展不利,但我们要把握好宏观政策和经济的走势,对具体行业和相关项目进行深入分析,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强化现金流意识和资金成本意识,把握“现金为王”的主动权,努力从“危”中寻“机”,争取顺利渡过投资市场低迷的难关。

《第一财经日报》:面对2009年的经济金融形势,人保资产等人保集团非保险子公司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发展举措?

周立群:就人保资产保险资金运用而言,一方面,2009年形势比2008年更严峻。一是与同行一样,要消化上年结转可供出售权益类资产可能的浮亏;二是要被动应对债券收益的大幅下滑;三是需谨慎防范实体经济走弱情况下企业信用风险加剧并向保险投资传递。另一方面,要发挥保险资金跨越经济周期的特定优势,危中寻机。

人保投控将进一步提高对存续资产保全、盘活与处置的能力,同时将努力构建服务人保系统的置业投资和物业管理业务体系,积极配合集团金融股权投资运作。中诚信托将在按法定程序完成股权划转的基础上,争取在保监会和银监会的支持下,依托保险资源探索设计开发保险信托连结产品,提升公司在信托业中的行业地位。中国华控(新华闻)系统将在理顺股权结构、理清资产负债的基础上,实施重组“瘦身”、做实金融业务,做好传媒业务,做强房地产业务。

《第一财经日报》:如何看待“《保险法》(修定草案)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周立群:拓宽保险资金投资领域是大家呼吁已久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保险机构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愿望尤为迫切。一方面,利率不断下调,保险公司新增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势必下调,如不能达到定价利率的收益,将面临利差损、费差损风险。另一方面,受股票市场深幅调整影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大幅缩水,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风险不容忽视。

修订草案将近年来国务院批准的新增投资渠道的有关规定上升为法律,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可以说是本次修订草案的一大亮点。比如,将原来的“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改为“买卖有价证券”。另外,还增加了不动产这一新的投资领域,不动产投资规模大、期限长,符合保险资金长期、稳健的投资风格。实践中已有保险公司通过特批,参与了基础设施投资试点,本次《保险法》的修订将为这类投资“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