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权威专业保险服务平台

保险访谈 - 野崎洋之:地震保险应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

来自日本野村研究所的资深分析师野崎洋之,就“建立能够应对地震的地震保险制度”发表了演讲。他表示,目前,日本的地震保险由政府共同分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面临着定损困难的难题。同时,他建议地震保险有必要缩小赔付金额,同时降低保费,让更多的低收人群也容易投保。

地震保险,包括其他的自然灾害保险,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只有很少国家有相关的保险,所以,对很多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和挑战。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在日本,地震保险的保障对象有两种:一种是住宅;一种是商业用的不动产,比如办公楼、工厂等。日本地震保险制度,是1964年建立起来的,最早的支付限额90万日元,家庭财产支付限额是60万日元;1996年进行了修订,支付限额是5000万日元,家庭财产是1000万日元,而且对建筑物的损毁程度也有细致的划分,比如说全损、半损、部分损等等。

去年3月份,日本东部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伤亡人数众多,为此日本保险业支付了高额的保险赔偿金,达到1.2万亿日元。事实上,政府一直在考虑如何建立地震保险制度,应该采取强制投保还是任意投保形式。

地震保险方面,日本有四个非常困难的问题需要解决:1.一次地震造成的损失有可能是非常巨大的;2.地震发生的频度和造成损失的程度很难遵循一个大数规律;3.发生逆选择的可能性很大;4.保险公司进行定损非常困难。目前,除了第四点以外,其他几个部分,保险公司都通过和政府共同分担得到了解决。

日本也成立了一个地震再保险公司,也就是各家承保的保险公司可以把保险责任转移给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地震再保险公司再一次把它转移给政府或者直接承保的保险公司。

在地震保险赔付方面,现在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上门调查和进行定损。野崎洋之介绍,调查一户基本上要花一个小时,一个保险理赔人员一天只能走访四户。保险公司花在定损上的人力成本是非常高的。今后,一旦发生损失更大的地震,保险公司的赔付额度将会更大,那时对定损人力的考验将更加严峻。

野崎洋之认为,日本的保险制度是国家的制度,所以必须保护经济上非常弱势的群体,即那些经济能力不太高的人。但是现有的制度可能造成一些经济上比较富裕的人更容易投保,在这一点上,他认为日本政府也有必要重新进行思考。

野崎洋之建议,保险公司应该跟政府进行充分沟通,有必要缩小赔付金额,同时降低保费,让更多的低收人群也愿意投保,这样也能减轻保险公司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