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权威专业保险服务平台

保险险种 - 航班延误保险公司也赔付

4月10日至13日期间,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先后发生了因延误时间过长,乘客集体冲上飞机跑道抗议的事件,引发广泛热议。而在4月1日,春秋航空宣布对乘客推出“航班延误险”,对起飞延误3小时以上及航班取消而对乘客进行保险赔偿也引起了关注。

据中国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2011年航空服务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有76.5%的消费者遇到过航班延误,同时有近半消费者对航班延误后的服务不满意。其实,针对航班延误现象,旅客可通过购买一种保险产品———“航班延误险”来解决一部分赔偿问题。

并非新生事物购买渠道众多

春秋航空与大众保险联合推出了航班延误补偿保险,每份20元,旅客在订票时可自主选购。根据该保险协议的内容,不论天气原因、机械故障,还是流量控制,只要不是客人自身原因,起飞延误超过3小时可获最高400元赔偿;航班取消,可获300元赔偿。大众保险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理赔业务上线后一周,购买者已超过1.2万人次,而截至4月11日晚,已有144名旅客获得了保险赔偿金。

虽然“航班延误险”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但这个险种并非新鲜事物,早在数年前,航班延误险就已经通过信用卡消费赠送、保险公司、部分航空公司销售和网络销售等方式现身市场。南航早在2008年即在其航空意外险中将旅行延误赔偿项目包含其中,旅客旅行延误4小时承诺赔偿300元,行李延误8小时承诺赔偿500元,旅行变更承诺赔偿600元;东方航空也推出过类似的“旅行保障计划”。网络方面,淘宝网旅行平台也于去年12月6日推出航班延误险。

此外,不少保险公司和银行也可以购买到航班延误类的保险。保险公司方面,包括中国平安在内的诸多保险公司均相继推出过相关的旅游险,其中就涵盖“航班延误险”;银行方面,国内不少银行近几年针对经常出差的商务信用卡客户推出过办卡/刷卡或成为某些级别的信用卡客户就能获得保险赠送的服务,其中就涉及“航班延误险”,例如招商银行(600036)推出的“赔”你等航延金。

客户关注不高宣传不力是主因

虽然航班延误险已运营多年,且能有效赔偿因航班延误的乘客,但却一直未引起大的关注。

一方面是现在航班延误险的宣传力度不够,老百姓对这一保险产品不了解。此外,在产品的宣传上,各家保险公司往往都是突出了意外伤亡的赔偿额度以及相关救援功能,对于航班延误的赔偿和介绍均较为简略。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对于航班延误险的理赔程序不清楚。而部分知道航空意外险会附加延误险的旅客则表示,担心理赔程序太繁琐,往往就懒得申请理赔了。

保险业相关人士表示,造成此前航班延误险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确是对保险责任的限制较多,导致客户“兴趣不大”。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航班延误通常有20多种原因,如天气、流量管制、航空公司自身运力调配不够、机械故障、雇员罢工等,但以往的航班延误险将天气等不可抗力列为除外责任。在过去的此类险种理赔时,通常需要旅客去机场拿书面延误证明,再送去保险公司,过程繁杂。

重新引关注理赔流程变简单

不过,此次航班延误险重新引发关注,除了该险种知晓度迅速攀升外,各家公司也开始发力,在理赔流程上进行了简化处理,让客户能更便捷地使用。

旅客在碰到因保险条款中涉及的原因导致延误达到规定时间,可以通过航空公司开具延误证明,然后凭保单号和个人证件就能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此外,部分公司的业务目前已经无需客户申请,就能做到主动理赔了。如春秋航空此次推出的延误险就是“无理由赔付”,系统监测到航班延误后,保险公司立即发送短信通知,主动赔付,最快当天到账。而同样开发了此类险种的平安保险也表示,公司可以通过后台程序,如实了解客户所乘航班的运行情况,一旦客户所乘坐的航班符合延误险的理赔范畴(只要是因天气、自然灾害、恐怖分子行为、航空管制、航空公司超售等原因导致航班延误,即可获赔,延误4小时及以上赔偿400元),公司会有专人主动向客户发出赔偿提示,客户只需确认接收赔付的方式,就可以在规定的工作日内收到保险公司赔款。